冬葵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药总结第13章活血化瘀药 [复制链接]

1#

第13章活血化瘀药

凡以通畅血行、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,称为活血化瘀药,或活血祛瘀药,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。性味多辛、苦、温,主归心经、肝经,入血分。善于走散通行,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并通过活血化瘀而产生止痛、调经、疗伤消肿、活血消瘀等作用。主要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等各科瘀血阻滞病证。分为活血止痛、活血调经药、活血疗伤药、破血消癥药四类。

第1节活血止痛药

大多辛行,辛散之性,活血兼行气,又可止痛,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痛证,如头痛、胸胁痛、心腹痛、痛经、产后腹痛、痹痛及跌打损伤瘀痛等,亦可用于其他瘀血证。常用药物如下。

一、川芎

辛,温;归肝经、胆经、心包经。

(1)活血行气:血瘀气滞痛证。妇女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,配当归、桃仁、香附;肝郁气滞,胁肋疼痛,配柴胡、白芍;心脉瘀阻,胸痹心痛,配丹参、桂枝;跌扑损伤,瘀血肿痛,配三七、乳香;痈疡脓已成而正虚难敛,配*芪、当归。

(2)祛风止痛:头痛,风湿痹痛,配独活、桂枝。

煎服,3~10g。

血中气药,妇科活血调经要药。治头痛要药,前人有“头痛不离川芎”之说。四川产的为佳品。

二、延胡索

辛、苦,温;归心经、肝经、脾经。

活血、行气、止痛:气血瘀滞诸痛证。胸痹心痛,配瓜萎、薤白或丹参、川芎;胃痛,配白术、积实;偏寒者,配桂枝或高良姜;偏热者,配山栀;偏气滞,配香附;偏血瘀,配丹参;肝郁气滞胁肋胀痛,配郁金;妇女痛经,产后瘀滞腹痛,配当归;寒疝腹痛,配小苗香;跌打损伤,配乳香;风湿痹痛,配秦艽。

煎服,3~10g;研末服1.5~3g。多醋制后用。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加强止痛药效。

行血中气滞,气中血滞。专治一身上下诸痛。醋制可加强止痛之力。

三、郁金

辛、苦,寒;归肝经、心经、胆经。

(1)活血止痛,行气解郁:气滞血瘀的胸、胁、腹痛,常配木香,偏气郁配木香,偏血瘀配郁金。肝郁有热,气血瘀滞之妇女经行腹痛、乳胀,配柴胡、山栀;胸胁损伤,胸闷疼痛,配丹参、延胡索;胁下癥积,配鳖甲、莪术。

(2)凉血清心:热病神昏,癫痫痰闭证。湿温病湿浊蒙蔽心窍者,配石菖蒲、山栀;癫狂痫痰火蒙心者,配白矾。吐血、衄血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。

(3)利胆退*:肝胆湿热*痘,配茵陈、山栀;湿热煎熬之胆石症,配金钱草。

煎服,3~10g;研末服2~5g。

广郁金偏于行气解郁,川郁金偏于活血化瘀。

四、姜*

辛、苦,温;归肝经、脾经。

(1)破血行气:血瘀气滞的心、腹、胸、胁痛,经闭,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。心腹痛,配当归、木香;经闭,产后腹痛,配当归、川芎;跌打损伤,配苏木、乳香。

(2)祛风止痛:风湿痹痛,配羌活、防风。

煎服,3~10g;研末服2~5g。

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。

五、乳香

辛、苦,温;归肝经、脾经。

(1)活血行气止痛:血瘀气滞诸痛证。心腹瘀痛,癥瘕积聚,配当归、丹参;风寒湿痹,上肢麻木疼痛,配光活、独活、秦艽。

(2)消肿生肌:跌打损伤瘀滞肿痛,配没药、血竭;疮疡肿毒初起,红肿热痛,配金银花、白芷;痛宜、擦病、痰核,肿块坚硬不消,配没药、磨香;疮疡破溃,久不收口,配没药研末外用。

煎服,3~10g,宜炒去油用。外用适量,生用或炒用,研末外敷。

与没药相比,偏于活血行气,伸筋。为外伤科要药。

六、没药

辛、苦,平;归心经、肝经、脾经。

(1)活血止痛:同乳香,常相须为用。

(2)消肿生肌:同乳香。

同用。

与乳香相比,偏于散血化瘀。

七、五灵脂

苦、咸、甘,温;归肝经。

(1)凉血止痛:瘀血阻滞诸痛证,如胸、胁、腕、腹刺痛、痛经、经闭,产后瘀滞腹痛及骨折肿痛等,常与蒲*相须用。心胸痹塞刺痛,配川芎、丹参;脘腹痛,配延胡索;痛经,经闭,配当归、益母草;骨折肿痛,配白及、乳香。

(2)化瘀止血: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证,如妇女崩漏,配三七。

煎服,3~10g,包煎,或入丸、散用。外用适量。畏人参。

血瘀诸痛要药。

第2节活血调经药

大多辛散苦泄,具有活血祛瘀之功,又善调畅血脉而调经,主治妇女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之证,亦可用于瘀血痛证、癥瘕,以及跌打损伤、疮痛肿毒等。常用药物如下。

一、丹参

苦,微寒;归心经、肝经。

(1)活血调经:妇女月经不调,痛经,经闭及产后痰滞腹痛,单味为末,酒调服,或配当归、川芎、益母草。血瘀之心胸,脘腹疼痛,配檀香、砂仁;癥瘕积聚,配三棱、莪术;风湿痹痛,配防风、秦艽。

(2)凉血消痈:疮疡痈肿,配金银花、连翘。

(3)清心安神:热病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失眠等,热病邪入心营,配生地、*连;杂病血不养心,心火偏旺者,配酸枣仁、生地。

煎服,5~15g。活血化瘀宜酒炙用。反藜芦。

善调妇女经水,妇科要药。活血化瘀要药,酒炒增强其力。有“一味丹参散,功同四物汤”之说。

二、红花

辛,温;归心经、肝经。

(1)活血通经:血滞经闭,痛经,产后瘀滞腹痛等,配桃仁、当归。经闭,配当归、莪术;痛经,配赤芍、延胡索。亦可单用。

(2)祛瘀止痛:癥瘕积聚,配三棱、莪术;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配苏木、乳香;心脉瘀阻,胸痹心痛,配桂枝、瓜蒌。斑疹色暗,热郁血瘀者,配当归、紫草。

煎服,3~9g。外用适量。

番红花活血化瘀通经(比红花力强),凉血解毒(尤宜于温热病)。

三、桃仁

苦、甘,平;有小毒;归心经、肝经、大肠经。

(1)活血祛瘀:多种瘀血证。血瘀经闭、痛经,配红花、当归;产后瘀滞腹痛,配炮姜、川芎;癥积痞块,配桂枝、丹参,或配三棱、莪术;体内瘀血较重,需破血下瘀者,配大*、芒硝;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配当归、红花;肺痈,配苇茎、冬瓜仁;肠痈,配大*、牡丹皮。

(2)润肠通便:肠燥便秘,配当归、麻仁。

(3)止咳平喘:咳嗽气喘,配杏仁。

煎服,5~10g,宜捣碎入煎。

有“破血药”之称。孕妇忌服,有毒,不可过量。

四、益母草

辛、苦,微寒;归心经、肝经、膀胱经。

(1)活血祛瘀调经:血滞经闭、痛经、经行不畅、产后瘀滞腹痛、恶露不尽等,单用熬膏服,或配当归、川芎、赤芍。

(2)利水消肿:水肿,小便不利,可单用,亦可配白茅根、泽兰。

(3)清热解毒:跌打损伤、疮痈肿毒、皮肤瘙痒等。

煎服,10~30g,或熬膏,入丸剂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。

妇科经产要药。善治水瘀互阻的水肿。

五、牛膝

苦、甘、酸,平;归肝经、肾经。

(1)活血通经:瘀血阻滞的经闭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腹痛等,配桃仁、红花;跌打损伤,腰膝瘀痛,配续断、当归。

(2)利尿通淋:热淋、血淋、石淋等,配瞿麦、冬葵子;水肿小便不利,配地*、泽泻。

(3)补肝肾,强筋骨:肝肾亏虚,腰痛膝软,配杜仲、续断;痹痛日久,腰膝酸痛,配独活、桑寄生;湿热成痿,足膝痿软,配苍术、*柏。

(4)引火(血)下行: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,配代赭石、牡蛎;胃火上炎,齿龈肿痛,口舌生疮,配地*、石膏;气火上逆,迫血妄行之吐、衄血,配白茅根、山栀。

煎服,6~15g。补肝肾强筋骨酒炙用,其他功能都是生用,不用炮制。

能引者药下行。善治上部血热出血。治下半身腰膝关节酸痛为其专长。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,川牛膝长于逐瘀血、通经脉、利尿通淋。

六、鸡血藤

苦、甘,温;归肝经。

(1)调经:月经不调、经行不畅、痛经、血虚经闭等。因痰滞者,配红花、川芎;因虚者,配熟地、当归。

(2)活血补血、舒筋活络:风湿痹痛及手足麻木,配祛风湿药;肢体瘫痪,配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药;血虚萎*,配补益气血药。

煎服,10~15g,大剂量可用30g,或浸酒服,或熬成膏服。

第3节活血疗伤药

多辛、苦、咸,主归肝经、肾经,功善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,续筋接骨,止血生肌敛疮,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、瘀肿疼痛,骨折筋损,金疮出血等外科疾患,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证。常用药物如下。

一、土鳖虫

苦,寒;有小毒;归肝经。

(1)破血逐瘀:血瘀经闭,产后瘀滞腹痛,配大*、桃仁;积聚痞块,配柴胡、鳖甲。

(2)续筋接骨:跌打损伤,筋伤骨折,瘀肿疼痛,配骨碎补。

煎服3~10g,研末服1~1.5g,以*酒送服佳。

二、马钱子

苦,寒;有大毒;归肝经、脾经。

(1)散结消肿:跌打损伤,痈疽肿痛等,配穿山甲;喉痹肿痛,配山豆根。

(2)通络止痛:风湿顽痹,配麻*、地龙;手足麻痹,半身不遂,研末,甘草粉蜜丸服。

内服宜制,多入丸散,每日服0.3~0.6g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涂。内服不宜生用及多服久用。

三、自然铜

辛,平;归肝经。

散瘀止痛、接骨疗伤:跌打损伤,骨折筋断,瘀肿疼痛,内服外敷均可,常配乳香、没药。还可用于瘿瘤、疮疡、烫伤等。

煎服,10~15g,多入丸散,醋研末,每次0.3g。内服不宜久服。

伤科接骨续筋要药。

四、苏木

甘、咸、辛,平;归心经、肝经。

(1)活血疗伤:跌打损伤,骨折筋断,瘀滞肿痛,配乳香、没药。

(2)祛瘀通经:妇科血瘀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,配川芎、当归;心腹瘀痛,配丹参、川芎。

(3)消肿止痛:外科痛肿疮毒,配金银花、连翘。

煎服,3~10g。外用适量,研末撒。

骨伤科要药。

五、骨碎补

苦,温;归肝经、肾经。

(1)活血续筋:跌扑闪挫,单用浸酒服,并外敷;金创伤筋断骨,瘀肿疼痛,配自然铜、没药。

(2)补肾强骨:肾虚腰痛脚弱,配补骨脂、牛膝;肾虚耳鸣耳聋、牙痛,配熟地、山茱萸;肾虚久泻,单用研末。

煎服,10~15g。外用适量。

伤科常用药,尤宜于骨折伤筋之证。

六、血竭

甘、咸,平;归心经、肝经。

(1)活血疗伤化瘀止痛:跌打损伤,配乳香、没药;产后瘀滞腹痛、痛经、经闭及一切瘀血心腹刺痛,配当归、三棱。

(2)止血敛疮生肌:外伤出血及疮疡不敛等,配乳香、没药。

内服;多入丸散,研末服,每次1~1.5g;外用适量,研末撒敷。

伤科要药。

第4节破血消瘤药

多辛苦,虫类药居多,兼有咸味,主归肝经血分,药性强烈,走而不守,能破血逐瘀、消癥散积,主治瘀血程度较重的癥瘕积聚为其特点,亦可用于血瘀经闭、瘀肿疼痛、偏瘫等症。常用药物如下。

一、莪术

甘、咸,平;归心经、肝经。

(1)破血行气: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、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。治经闭腹痛,腹中积块,配三棱、当归;妇科经闭、痛经,配红花、当归;胁下痞块疟母,配柴胡、鳖甲;体虚瘀血久留不去,配*芪、*参。

(2)消积止痛:食积脘腹胀痛,配青皮、槟榔。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。

煎服,3~15g。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;外用适量。

破血消瘦要药。醋制可加强止痛力。

二、三棱

苦、辛,平;归肝经、脾经。

(1)破血行气:同莪术。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、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。

(2)消积止痛:同莪术。

煎服,3~10g。醋制可加强止痛作用。

莪术偏入气分,破气之力优;三棱偏入血分,破血之力优。醋制可加强止痛力。

三、水蛭

咸、苦,平;有小毒;归肝经。

破血逐瘀消癥:癥瘕积聚、经闭,配三棱、桃仁;体虚者,配人参、当归;跌打损伤,配苏木、自然铜。

入煎剂1.5~3g,研末服0.3~0.5g。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。或以鲜活者放置瘀肿局部吸血消瘀。孕妇忌服。

四、穿山甲

咸,微寒;归肝经、胃经。

(1)活血消癥,通经:癥瘕积聚,配三棱、莪术;血瘀经闭,配当归、红花;风湿痹痛,关节不利,麻木拘挛,配白花蛇、蜕蛟。

(2)下乳:气血壅滞之乳汁不下者,单用或配王不留行;气血虚而乳稀少,配*芪、当归。

(3)消肿排脓:痈肿初起,配金银花、天花粉;脓成未溃,配*芪、当归;瘰疬,配夏枯草、贝母。

煎服,3~10g;研末服,1~1.5g。

孕妇及痛肿已溃者忌用。

本文摘自。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,给予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声明:本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