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葵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药补不如食补,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,进 [复制链接]

1#
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6990909.html

药食同源的起源

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有许多说法,其中流传最广,影响最大的是“神农尝百草,始有医药学”的传说。神农尝百草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,所以医药学的起源就是在寻求食物途中的不自觉产物。

近代的医学者们常常会这样思考:古代的先民在寻找食物的途中,会不自觉地误食一些有毒或者有治疗功效的动植物,这些动植物却在偶然间意外的治好了某些疾病,起到了解毒、止吐、止泻的作用。

发现这一现象的先民们,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,积累了许多经验,得出了药食同源的宝贵经验。

食补与食疗

中医认为,适当合理的食补可以保证中老年人精力充沛、身体健康、延年益寿。饮食调补无论是养生预防疾病,还是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有积极的意义。

根据身体的体质不同,应该对症选取合适的进补食材。如肉类中的猪肝可以补肝明目,治疗肝虚浮肿,猪肾,也就是猪腰子可以主理肾气,通膀胱,羊肉可以补中益气,安心止惊,狗肉可以补阳气。不光是肉类,像核桃可以补肺肾,大枣可以健脾胃,山药补气健脾,枸杞子补血。

食补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进补,而不是盲目调补,如果饮食中摄入过剩或者不足,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,影响身体健康。

进补要对应节气

中国一句老话叫做:“不时不食”,意思是吃东西要讲究时令和季节,什么时候该吃什么,这都是有讲究的。

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,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。所以,必须迎合时令,合理安排食补的方式。

古人将一年四季的节气对应人体五脏。即春天养肝,夏天养心,秋天养肺,冬天养肾,四养脾胃。

下面为大家奉上四季食谱

立春:这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开始。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,这个时候的水芹最为鲜嫩,很适合食用进补。

雨水:春雨贵如油,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,寒冷的天气也会渐渐远去,迎来和煦的春风。这个时节的韭菜最为鲜嫩,而且能够进补脾胃,可以用来进来食补。

惊蛰:顾名思义,春雷滚滚降临大地,惊醒了冬眠的动物,蛰伏的万物开始复苏。这个节气适合吃一些补益气的食材,比如猪腰。

春分: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,燕子来巢,树木开始抽芽,莺飞草长。这个节气有许多可以挑选的食材,比如春笋、马兰头等蔬植,尽情品尝春天的味道。

清明:这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节气,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祀祖先,也可以去效外踏青。这个节气的螺丝最为肥美,向来就有俗语:“清明螺丝赛鹅肉。”

谷雨:这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充沛的雨水让万物尽情地生长。这时,会有新生的春笋破土而出,最为鲜嫩。用春笋做一道“油焖春笋”也是极好的选择。

立夏:意味着夏季的开始,在这一天有吃鸡蛋和斗蛋的习俗。古人认为,鸡蛋圆圆溜溜,象征生活之圆满,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,经受“酷暑”考验。

小满:这个节气的日照充足,小麦的颗粒渐渐饱满,农作物开始成熟。这时候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,如绿豆、苦瓜、茭白等,为即将到来的酷暑做准备。

芒种:此时正逢农忙季节,天气开始越发炎热,人们在辛勤劳作后很容易感到疲惫。可以吃丝瓜、茭白等凉性食材来解暑。

夏至:这一天是白昼最长的一天。已经有螃蟹忍不住开始上岸,南方人开始享用“六月黄”的美味。北方人则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,吃上一碗清凉的过水面,暑意全消。

小暑:俗语说:“热在三伏天”,此时正是三伏天的开始。这个时节天气闷热,人们很容易中暑,可以吃一些消暑的食物。这个季节有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的说法,喜欢吃黄鳝的朋友不妨在这个节气进补。

大暑: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,人们在劳作中会出大量的汗,容易造成身体亏空。这个时候的进补就显得尤为重要,大暑养生可以吃鸭肉,因为鸭肉不光富含大量蛋白质,还能起到滋补身体的功效。

立秋:意味着秋天到来,天气开始渐渐转凉,人们的胃口大开,这时候就需要增加营养,来补偿苦夏的亏空,俗称“贴秋膘”,北方讲究吃饺子,还流行“咬秋”的说法,会在这一天吃西瓜。

处暑:酷热的天气即将结束,“秋老虎”肆虐的时日已经无多,万物开始凋零。这时候可以吃虾进补,它具有补气血的功效。也可以食用大枣,同样也具有补气血的功效。

白露:这个节气是天气转凉的标志,民间谚语有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的说法。这时候的时令菜肴推荐缸豆,不仅口感最好,而且最适宜白露节气食用。

秋分:这一天昼夜均分,山河入秋,算是真正的进入了秋季。这个季节大闸蟹开始上市,正所谓“秋风起,蟹脚痒”,大闸蟹黄美肉肥,正是品尝的好时节,配上一杯黄酒,暖身又祛寒。

寒露:大地一片萧索,大雁南飞,天地之间寒气逼现。这时候的当季佳品当推银杏果,也就是白果,是最为滋补的佳品,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功效。(白果有毒性,食用请遵循正确吃法。)

霜降:霜杀百草,万物凋零,树木开始枯萎,动物开始进入冬眠状态。民间有俗语:“一年补到头,不如补霜降”,民间向来有在霜降前后进补的习俗。这时候的鲈鱼非常肥美,用来进补再合适不过,能够为人体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来对抗寒冬。

立冬:水开始结冰,土地开始冻结,一切的生物都开始销声匿迹。立冬的进补也尤为重要,这时候需要“养精蓄锐”,“养藏”二字,就是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。这个时节可以吃萝卜进补,民间素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说法。冬季干燥,容易引发咳嗽,多吃萝卜不仅可以补充机体水分,还能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。

小雪:古人认为这这时天空的阳气上升,地面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之间阴阳不通,万物失去生机。这个时候推荐吃羊肉进补,羊肉性温,御风寒、补身体,是冬季进补的佳品。

大雪:此时大雪纷纷,天地苍茫,大地一片寂静。这个节气同样需要多吃些温性肉类,如羊肉、牛肉、狗肉等。

冬至: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这一天,北方人讲究吃饺子,而南方人则是讲究吃汤团,取吉祥团圆之意。

小寒:此时阳气渐生,大雁开始回迁。这时候适宜吃一些温养阳气的食物,如鱼肉、虾肉、鹌鹑肉等。

大寒: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即将迎来大地回春。这个节气适宜多吃绿色蔬菜,以及冬瓜、红薯、山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,也可以吃些辣椒、生姜、大蒜等散发寒气的食物。

总结

中国人尊重自然,顺应自然规律,这是一种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生存之道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